在昨天的分享中提到詩人希望他的子民後代能透過歷史學懂對上帝信靠仰望、忠貞堅持、順服遵從,原因是他們的先祖過去在這三方面可以說是恰巧相反,完全不合格,這從詩人對先祖所用的形容詞我們就可以看出來。
要他們信靠仰望嗎?他們反而「頑梗悖逆、悖逆、試探神、妄論神、不信服、不倚賴、不信他、再三試探神、悖逆至高的神」(78:78, 17, 18, 19, 22, 32, 41, 56)。要他們忠貞堅持?他們卻又「心不堅定、心不忠實、又忘記他的作為和他所彰顯的奇事、心向他不堅定、不追念」(78:8, 11, 37, 42)。要他們順服遵從?他們倒是「不遵守神的約、不肯照他的律法行、仍舊得罪他、仍舊犯罪、用口諂媚他、用舌向他說謊、仍舊試探、不遵守他的法度、行詭詐、惹他發怒」(78:10, 17, 32, 36, 56, 57, 58)。其實,上述種種負面的形容,部份可能也是我們曾經甚至是現在的表現,這何嘗不也是值得我們反醒?
以色列人一幕又一幕的失敗,帶來上帝一次又一次的發怒(78:21, 31, 59, 62)和懲罰。最後,上帝忍痛地離棄他在人間所搭的帳棚,任憑約櫃給人擄去,更將他的榮耀交在敵人手中。(78:60-61)。本來故事就此結束,但上帝始終是那一位「有憐憫,赦免他們的罪孽,沒有滅絕他們,而且屢次撤銷他